
世界睡眠日的由来?
世界睡眠日由世界睡眠学会于2008年发起,最初由国际精神卫生与神经科学基金会牵头。这个特别的日子设立的初衷是提高全球对睡眠健康的认知,并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,减少睡眠障碍带来的影响。
为什么设立世界睡眠日?
•全球面临严重的睡眠健康危机,现代人的睡眠现状令人担忧。
•随着社会节奏加快,越来越多人面临失眠、睡眠质量下降、昼夜节律紊乱等问题。
•研究表明,全球有超过45%的人受到某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影响。
•长期睡眠不足不仅影响 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,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、心血管疾病、焦虑抑郁等问题。
睡眠问题知多少?
“白天醒不了,夜里睡不着”“一夜能醒很多次,每次醒来都很难入睡”“别人睡醒一觉精神百倍,我睡一觉依然精神疲惫”……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?
种种不良生活习惯正逐渐夺走我们岌岌可危的睡眠时间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发布的《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》显示,睡前看手机/上网是导致睡眠拖延的因素之一。此外,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韩芳教授介绍,饮酒、喝咖啡、长期睡眠不规律等都会影响睡眠质量,成为健康睡眠的“拦路虎”。

如何提高睡眠质量呢?
一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
规律的作息时间是调整生物钟的基础。尽量每天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,即使是在周末或节假日也应如此。这样可以帮助身体建立起稳定的生物钟节律。
二、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
电子产品的蓝光会干扰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,从而影响睡眠质量。因此,建议在睡前一至两小时内避免使用电子产品,或者选择开启蓝光过滤功能。
三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
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,提高睡眠质量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运动时间不宜过晚,以免影响夜间入睡。一般来说,早上或白天的运动较为适宜。
四、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
一个安静、舒适、温暖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放松身心,促进睡眠。可以调整房间的温度、光线和湿度,使其符合个人的睡眠需求。
五、调整饮食习惯
饮食对生物钟也有一定影响。建议保持均衡的饮食,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、糖分等刺激性物质。此外,适当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食物,如牛奶、香蕉等,有助于促进睡眠。
通过遵循以上建议,我们可以逐步调整生物钟,改善睡眠质量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每个人的生物钟都有所不同,因此需要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。

睡眠障碍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,还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,如心血管疾病、免疫力下降、焦虑和抑郁等。因此,关注睡眠健康,及时发现并解决睡眠问题,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