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心理SPA】清明之“情”上春头,盎然生机暮回首
作者:时间:2025-03-04点击数:
原创 白云
料峭清明雨,洗溯了寒气,绿意攀上枝头。
春日的微风卷席着一寸柔情,抚摸过大地。
苔生幽阶,杜鹃啼莺,桃李笑满园。
“游子寻春半出城”。清明春日遍是“情”。
有哪些“情”?

“情”一:扫墓祭祖
“清明时令雨连绵,游子客乡忆祖先。”
每逢时节,家族团圆,“愿亲天国享周全”。
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,祭扫、祭奠,祭拜。
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。

“情”二:放纸鸢
“春之风向上,纸鸢因之而起。”
纸鸢高飞,剪断丝线,随风飘逝。
固有“清明放断鹞”之谚。
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期盼乘风而上。

“情”三:插柳
“忽见家家插杨柳,始知今日是清明。”
绿柳生机盎然,随风飘荡,如密针织线。
脆嫩萌芽柳枝上,“柳”住春意——“清明柳”。
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未来的希望。

“情”四:吃青团
“相传百五禁烟厨,红藕青团各祭先。”
嫩艾草捣汁,搅进糯米粉,捶打,包上调馅。
是追忆,传承。是团圆,完整。
象征着家庭和睦与和谐。

“情”五:荡秋千
“紫陌乱嘶红叱拨,绿杨高映画秋千。”
“转秋千”“月秋千”。荡得越高,庄稼长得越高。
春日犁耕,有祈求五谷丰登之意。
开阔视野,舒展心情,有“摆疥”(医治疾病)之用

仲春与暮春之交,草木繁茂。
万物“吐故纳新”,顾名“清明”。
“少年分日作遨游,不用清明兼上巳”。
清明之“情”上春头,你上头了吗
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小编予以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