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断舍离”是一种风靡多年的生活理念,指将不必需、不合适、过时的东西统统舍弃,使自己的生活简单清爽。可是最近,许多网友发现,人们不再倡导“扔扔扔”了,而是流行起旧物利用、变废为宝。“反断舍离”的背后,是什么心理机制呢?
自己动手,带来“心流体验”
“心流”是指人们在做某些事情时,那种全神贯注、投入忘我的状态。在这种状态下,人们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,并且在事情完成之后,会有一种充满能量、非常满足的感受。
“反断舍离”的倡导者,通过亲自动手制作,例如将用过的奶茶杯改造成笔筒,用吃完鸡蛋的蛋托收纳首饰,把用旧的毛巾缝制成束口袋……在旧物改造的过程中,他们沉浸于“心流体验”,不断创新创造,这正是他们反断舍离“上瘾”的原因之一。
其实,很多行为都可以带来“心流体验”,如抄写经书、正念练习、涂鸦涂色等行动,都是通过简单、内观的方式,让人快速平静下来,感受到“心流”。当你情绪不佳、感到烦躁时,不妨试试这些方法。
展示作品,满足“成就动机”
成就动机理论指出,具有强烈成就需求的人,追求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、解决难题、努力奋斗的乐趣,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成就感。“反断舍离”的倡导者们把自己利用旧物制作的作品展示在个人社交媒介中,获得了广大网友的点赞和评论,这让他们成就感满满。成就动机带来的正向反馈,强化了他们的行为,于是愈加乐此不疲。
在生活中,当我们觉得一件事情很难、不好开头的时候,可以将任务进行分割,运用“小步子原则”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,通过一个个的小行为,满足成就需求,借力成就动机,不断激励自己继续前进,直至完成最终的目标。
勤俭节约,体现“文化认同”
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根基和血脉。群体中的个人,通过文化认同,可以将自己与整个民族进行链接,从而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。
随着“反断舍离”的流行,不少人认识到,物欲带来的快感是短暂的,关注自己的内在体验,向内寻求价值感和成就感,更有意义。于是,大家纷纷加入了“旧物不舍得丢,换个方式继续用”的行列,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充实、踏实,这无疑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认同,也是对勤俭节约优秀品质的传承和发扬。
来源:学习强国